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举行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动态
7月29日,由中国-东盟中心、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大学大湾区-东盟研究中心、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联合主办的“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在前海举办。
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部长郑立慷、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印尼投资促进部副部长努拉、缅甸商务部副部长纽昂、菲律宾贸工部副部长鲁道夫、越南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武越英、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罗德杰、柬埔寨公使帕拉玛、老挝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宽再·燕素提等东盟国家政府领导、商会会长、智库和企业代表等150余位外宾,省政府副秘书长郭亦乐以及来自大湾区的商会、智库和企业家代表共350余位国内嘉宾共同出席论坛开幕式及相关活动。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深圳市副市长王守睿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活动贯彻落实《中国-东盟建设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和《关于落实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1-2025)》,围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双循环战略走深走实,是在中国与东盟互为蕞大贸易伙伴的新经贸格局形成趋势下召开的盛会。活动在前海举办,是前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意义。
开幕式上,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文莱、印尼、缅甸、菲律宾等六国使节和政府代表进行主旨演讲。多位演讲嘉宾肯定前海为广大企业提供的广阔市场、无限机遇,表示期待来到大湾区、前海投资兴业,共赢美好发展未来。
现场还举行了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启动仪式及大湾区-东盟国际商会联盟、中国-东盟智库合作伙伴成立仪式,发布了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倡议,为大湾区与东盟在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文化互动等领域深入广泛合作建立重要的沟通合作平台,描绘深入交流合作的广泛前景。
据悉,下一步,前海将充分利用举办本次论坛的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努力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积极搭建经济合作对话平台、深化产业和投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大湾区-东盟经贸合作、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贡献。
一场高规格论坛收获一大串经贸硕果
7月29日,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在深启动,这是深圳在7月迎来的第二场以中国和东盟合作为主题的高规格国际性盛会。来自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十国政府及驻华外交机构官员、商会会长、智库和企业代表等150余位外宾,及大湾区商会会长、智库专家、企业家等350余人,共同探讨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立的新型外交关系下,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在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合作领域的角色定位及推进路径。
“通过此次经济合作论坛,成立商会联盟、智库联盟,为大湾区和东盟的商协会、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未来,我们也将在此基础上搭建更多平台,持续推动大湾区和东盟经济合作走深走实。”作为本次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告诉记者。
在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启动仪式上,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联合倡议发布,大湾区-东盟国际商会联盟、中国-东盟智库合作伙伴成立。
倡议提到,要搭建经济合作对话平台,定期举办“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研讨和推动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的平台、机制和项目建设;要深化产业和投资合作,联合举办大湾区-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产业合作洽谈会和产品交易博览会等;要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合作,在大湾区和东盟国家联合举办技术成果转化对接会和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会等;要加强区域内商会交流合作,以及鼓励区域内人才和文化交流等。
同时,此次论坛取得了实质性的丰硕成果,共6家湾区商会企业与东盟达成投资合作协议,签订投资意向金额35亿元人民币,推动双边贸易额70亿元人民币。
打造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大湾区高速路”
本次论坛打造“1+4+N”会议论坛矩阵,分论坛包括区域合作论坛、智库合作论坛、产业合作论坛、商会会长论坛,推动商会、智库、企业等民间机构在国际交往合作中搭建新平台,构建新机制,探索新模式,通过汇聚政、产、学、社各界人士,以创新驱动为支点,产业合作为导向,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此次论坛充分凸显了民间性、多元性与广泛性,以深圳的科技实力和完备产业链为战略支点,吸引更多东盟商会和企业加入大湾区的创新发展,聚焦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领域,探索建设中国东盟数字共同体的互利共赢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认为。
史忠俊表示,大湾区和东盟可立足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与港澳及新加坡等地发达高端产业优势互补,助推湾区企业以及东盟国家企业“走出去”和“走进来”,鼓励具备全球竞争力行业或企业到东盟国家以及大湾区进行投资布局,各方也可通过核心技术高科技项目的联合开发,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深圳被认为是中国的硅谷”“深圳在技术发展、制造业基础、金融、旅游等领域都有诸多优势”“深圳前海是整个大湾区现代服务业的创新中心”……活动现场,东盟各国驻华使节频频点赞深圳,认为东盟与深圳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中国蕞大的贸易伙伴,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深圳与东盟经济贸易往来也日益深化,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额超过5800亿元,同比增长9.6%。东盟已经成为深圳第二大贸易伙伴,蕞大的进口来源地。
“这是我头部次来到深圳,这座城市发展迅速,科创氛围浓厚,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打开印尼与深圳合作的更大窗口,让深圳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引入印尼,助力印尼快速发展。”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投资促进部副主席努拉告诉记者。
“深圳前海是整个大湾区现代服务业的创新中心,希望依托深圳,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助力菲律宾打造为智能化、可持续的制造和服务区域中心。”菲律宾投资署署长、贸工部副部长鲁道夫展望道。
大湾区与东盟国家签约7组经济合作项目
7月30日,作为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大湾区—东盟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在前海举行。活动现场,7组大湾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合作内容涉及产业园区建设、数字经济、农业合作等方面,合同涉及金额121亿元。
活动邀请东盟国家驻华使节和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分享和推介。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尼克曼·拉法易、老挝驻华使馆商务与经济参赞宽赞·燕素提、缅甸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辛庭安分别介绍了本国基本情况、优势产业及投资政策,向大湾区企业发出了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的邀请。活动还按国别安排了圆桌交流,东盟各国参会代表与大湾区企业家充分交流,畅谈合作事宜。此外,活动还安排东盟国家外宾考察参访了前海合作区和腾讯集团。
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主任郭传维表示,中国—东盟中心作为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愿积极参与大湾区和东盟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多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之间、商协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