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富士康被重点稽查背后大陆电子产业链的“绝地求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这几日,中国的税务、自然资源两部门对富士康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稽查各种报道和解读,并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平台的热点。这给郭台铭及其企业带来巨大冲击,不到24小时公司股票大跌10.02%,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321亿。
在中美科技战下,人们对富士康如此关注和讨论具有深刻的原因。从官媒《环球时报》报道的信息中可以得出结论,富士康在内的台资企业在大陆分享发展红利、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稽查富士康的原因不言自明。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开的头部家厂,1992年又增开了深圳黄田厂,1993年增开江苏昆山厂,1993年,富士康深圳龙华园区开建,到今天,郑州富士康园区,高峰期有30多万员工,是全球蕞大的智能手机出货基地,一半以上的苹果手机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1992年,富士康深圳黄田厂开办的时候,鸿海的营收仅31亿新台币,2022年鸿海的营收是6.62万亿新台币。根据鸿海去年的财报,这6.62万亿的营收,53%是ICT智能消费产品撑起来了,而鸿海ICT板块的主体几乎全部在内地。另外,中国大陆房地产飙升时,还在富士康工业园区附近搞别墅项目。
吃尽了大陆人口红利和房地产上行期红利的郭老板,赚得盆满钵满,鸿海也成为了全球代工巨头,旗下富士康产业园区遍布全国。然后郭台铭在一次电视谈话节目中说,大陆需要他,需要他提供工作机会,还说了一句:我给大陆赏饭吃。
我们对富士康的忍让,其实并在意一个组装代工厂富士康,而是对苹果产业链的重视,中国重视诉求是零部件本土生产,整机本土组装,再出口到全球,在本土构建一整条电子信息产业链,为国内众多的人口提供一个稳定的就业高地。
为什么富士康到各地建厂,都被奉为“座上宾”呢?因为富士康是整机组装厂,所有上下游厂商都要围绕它运行,苹果产业链在大陆的产值规模在3000亿元,而苹果链条上百万的打工人背后是稳定的家庭,同时也是稳定社会的政治要求。
但这一切都在2019年开始悄然发生了改变。随着中美对撞不断地升级,科技战也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度,除了芯片战外,掏空中国大陆的制造业,转移出大陆也是美国的目的,因此苹果公司执行美国指令,开始做空中国大陆的电子消费产业链。
头部、在越南和印度国家进行先期的小型整机厂。当然所用的零部件也是从中国大陆进口,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提高中国大陆以外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比重,同时逼迫在中国大陆的零部件供应商迁移到越南和印度。目前,“果链”上的零部件供应商前往越南和印度的厂商包括伯恩光学、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立讯精密、美盈森和裕同科技等企业。这些企业为了不被剔出苹果供应链,闻风而动,在印度和越南设厂投资,筑造新巢。
第二、增加海外供应商订单,并让“果链”上的供应厂商在越南和印度扩建他们的规模,以期完全替代大陆供应数量。2017年以来苹果在印度生产 iPhone主要是旧款。这些智能手机由台湾公司富士康在其位于金奈郊区 Sriperumbudur 的工厂生产。但今年苹果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在印度的产值提高五倍以上,达到400亿美元。目前,印度供应商已经在大规模量产iPhone 15的外壳配件了,苹果的计划在2023年要实现部分颜色iPhone 15在印度的组装生产,2024年iPhone在印度的产能要达到2000万部,2025年苹果将在印度生产全球25% iPhone。
第三、当苹果的供应商在越南和印度一旦成型,完全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后,再把富士康整体迁出去。
下面是“果链”大陆供应商数量从2020-2023年的变动情况统计:
2020年苹果20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曝光:中国87家,美、日各38家。
2021年苹果19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曝光:中国58家,韩国23家,美、日企业变动不大。
2022年苹果19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曝光:中国49家,中国台湾企业所占比重全部上升,唯有大陆企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
下面是近年来被苹果剔出“果链”的大陆供应商:
2020年,在中国大陆厂商广东朝阳电子、吉林利源精制、领益科技等3家企业遭移除;台湾地区遭移除的企业包含正隆、和硕旗下的复扬科技、TPK在大陆子公司京嘉光电、达方、美律以及明翔科技。中国香港地区企业如雅特生科技、国泰达明与创良科技遭移出。
2021年被剔出“果链”的大陆代表企业就是欧菲光,被踢出“果链”后市值蒸发300多亿。这或许与欧菲光的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进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有莫大的关系,是欧菲光被苹果抛弃的关键原因。
2022年被剔出“果链”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供应商累计有13家厂商被移除,包括国泰达鸣控股,天马微电子以及英业达等等。
2023年公布了苹果188家核心供应商名单。前不久苹果新发布的iPhone 15系列新机,其中的零部件构成耐人寻味。日经济新闻与拆解机构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合作,对于苹果蕞新款的iPhone 15系列进行了拆解和成本分析,相比上代机型整体硬件成本提升了8%~16%。但国家/地区提供iPhone 15 Pro Max机款零件的比重(按成本计算)。其中,美系零部件占比约33%,位居头部;韩国零部件比重约为29%,增幅约为5%、位居第二;日系零部件比重维持在10%,位居第三;至于中国台湾供应的零部件比重大幅扩增至9%;中国大陆供应的零部件成本占比则萎缩到了2%。
目前,苹果iPhone 15系列的供应商对苹果新机的成本贡献仅占2%。在这2%比例中主要有蓝思科技、歌尔股份、德赛电池、欣旺达电子和立讯精密。
这些厂家都追随苹果的脚步在越南进行建工厂,配套当地苹果组装厂:
2017年蓝思科技全资子公司蓝思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与越南胜华责任有限公司签署了《工业区土地租赁之其财产转让原则合同》,与越南胜华责任有限公司、西贡北江工业区股份公司签署了《三方协议》。蓝思国际以5380万美元收购越南胜华名下的位于北江省越安县光州社光州工业区R(R2)地块的土地租赁权、厂房所有权及厂房内机器设备。
歌尔股份则在2012年成立歌尔电子(越南)公司,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2019年又成立歌尔科技(越南)。2021年,歌尔科技(越南)实现营收206.51亿元,净利润达12.8亿元。
2021年德赛电池拟1200万美元增资香港子公司推动越南新基地建设,德赛电池拟1200万美元增资香港子公司推动越南新基地建设。
2023年4月,欣旺达电子投资400万美元在越南成立子公司欣旺达越南有限公司,位于北江省越安县云中社云中工业园CNSG-04地段。
立讯精密早就在越南、印度以及墨西哥的产能及业务进行布局。目前,立讯精密在三国家的产能已经达到了20%-25%左右,未来可能会增长到30%左右。
2019年富士康在越南工厂的营收仅为30亿美元,到了2020年就增加到了60亿美元,2021年富士康越南工厂营收100多亿美元,2022年未来3到5年内,年营收至少要达到400亿美元!
2022 年越南富士康工厂受到了轮流停电计划的影响,导致产能受限。此外,越南北部的北宁省和北江省工厂在用电高峰期也存在加班和停电等情况。
富士康近期在印度的投资情况显示,该公司计划扩大在印度的投资,预计将在三年内将印度员工人数从目前的4万增加到20万。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表示,鸿海集团近年来已将价值3000亿的产值布局在其他国家,并在印度投资数百亿美元兴建新厂房。此外,富士康还计划与台积电合作,共同在印度开发无限商机和市场。特别是2022年以后,富士康在印度市场的布局接二连三。富士康在印度拿出5亿美元建厂,然后苹果在印度开设两家官方零售店。苹果新增了3家印度供应商合作,如今印度供应商已达14家。
富士康紧紧跟随苹果的步伐,搬空国内3000亿的产能动作越来越明显,为苹果在越南和印度市场的布局铺平道路。当华为被美国制裁的四年里,苹果对“果链”上的大陆供应商举起了屠刀,而国内的荣耀、小米、OPPO/Vivo没有一个能够支撑起苹果留下的庞大本土消费电子产业链,并且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被苹果抢占,拿走95%以上的手机市场利润。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这是中国网友调侃国内几大手机品牌商不给力的语句。华为被美国制裁后留下巨大的高端手机市场空白,却被苹果轻易拿走,而众多本土手机品牌厂商只能跟在苹果屁股后面吃土(争夺5%的高端市场份额)。
华为经过4年多的卧薪尝胆,终于王者归来,重新竖起守护本土高端智能手机的大旗,聚拢被苹果剔出的大陆零部件供应商,支撑起苹果留下的庞大本土消费电子产业链,形成强有力的上下游聚合的纯粹本土产业生态圈。
据统计,华为在A股的供应商企业数量超过了500家,与智能手机相关零部件供应商超过100家。比如Mate60 Pro的核心供应商有:结构件方面的伯恩光学、福蓉科技、捷荣技术、兆威机电、金龙机电、长盈精密、电连技术、安利股份、苏大维格、蓝思科技等;功能芯片模组方面的汇顶科技、宏和科技、聚辰股份、卓胜微等;显示模组供应商有联创光电、合力泰、长信科技、翰博高新、京东方 A、天马微电子、维信诺、同兴达等;光学镜头供应商有昀家科技、联创电子、中光学、欧菲光、五方光电、东田微等;玻璃盖板的主要供应商为伯恩光学等;设备供应商有强瑞技术、利和兴等;声学方面有歌尔股份等;处理器方面有力源信息、劲拓股份、飞荣达、芯源微等。
当国内市场上形成巨大需求华为Mate60 Pro手机黑洞后,缺货告急让“华为链”供应商们疯狂赶工,加班加点生产。蕞具代表性就数欧菲光了,这个曾因被苹果剔出“果链”市值蒸发300多亿摄像头模组提供商为了保证华为订单生产稳定,欧菲光南昌工厂增加多条产线。对于来自华为手机的大量订单,欧菲光董事长蔡荣军回应外界:“倔强的活着。”
苹果想当然的依靠自身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配合美国外迁并毁掉中国大陆庞大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后,留给中国各地的是大量“果链”供应商的倒闭、破产或裁员以艰难求生,百万人员失业,万千家庭陷入艰难境地。这或许是苹果及其跟随者想要的险恶目的。但苹果在大陆的供应商数量众多,不是一时可以完成,当苹果终于可以在今年把大陆零部件的成本减到2%时,却事与愿违,华为强势杀来,挽狂澜于既倒,接替苹果支撑起本土庞大的消费电子产业链,而且把大部分利润留在上下游零部件供应商那里,稳定了庞大的产业员工。
当“华为链”形成规模的虹吸效应后,被苹果抛弃的中国大陆庞大的消费电子产业链重新激活,而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座上宾”地位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中国的税务、自然资源两部门来稽查时,“赏我们饭吃”的富士康就得按照规矩来,要知道是大陆千千万万打工人成就了你,今日不如往昔,请把你傲慢的嘴脸收起来。
当你跟随苹果,干吃饭砸锅的事,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