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宜市政协引乡贤返乡创办小微企业
首先是联乡贤促回归。市政协组建“市政协+镇(街)政协联络组+镇商会+村务协商议事会”乡贤联络网,对在外乡贤进行全面摸排,指导建立“一镇一库”动态乡贤数据库,精准对接企业家、技术人才等群体;通过“乡贤座谈会”“信商·市长面对面小微企业发展协商座谈会”“珠三角委员回信宜考察”“港澳委员故乡行”等活动,以乡愁文化、发展愿景激发乡贤桑梓情怀。
其次是联资源促落地。市政协一方面盘活乡村闲置校舍、老仓库等存量资产,打造“微工厂”。如水口镇,在村务协商议事会的助力下,盘活了闲置土地、旧办公楼、农房等,大力发展“园区+镇区+庭院”模式,横茶、贺家、群丰等村积极盘活村级闲置土地开办小厂房,电子设备、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一个接一个落户村级发展,现全镇已发展小微企业200多家。另一方面落实政协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镇(街),政协各
具体联系镇(街)政协联络组指导机制。特别是发挥三位政协副主席分别兼任人社局局长和科工商务局局长、园区办主任以及财政局局长的优势,在招商引资、用地审批、税收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送政策******,并提供项目孵化、技能培训、市场对接等“一站式”******,累计解决企业难题300余件。第三是
智力送******。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行业专家成立“智囊团”,为微工厂把脉问诊,破解技术升级、市场拓展难题;为小微企业提供品牌设计、电商运营指导,助力“土特产” 插上“电商”翅膀,前排三华李、北梭甜柿、大成山楂等30余款产品成为网红爆款,为打造出更多茂名市“信”字号公用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蕞后是联产业促融合。市政协引导乡贤聚焦本地特色农业、非遗手工艺、生态文旅等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微工厂集群,推动“小车间”对接“大市场”。如东部山区的合水、思贺、平塘、新宝等镇,百年树龄的黑榄树不少,榄雕工艺的群众基础较好,但散而不强。信宜市政协连续几年发动政协委员捐种黑榄树,并发动榄雕艺人返乡创业。目前,信宜市已发展榄核加工厂、榄雕工艺厂200多家,从事黑榄产业人员3万多人,分散加工的农户6500多户,年产值4.2亿元,占全国榄雕市场的80%左右,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乡贤返乡不是简单的‘归巢’,而是乡村振兴的‘造血机’。”信宜市政协主席郑茂杰表示,下一步将以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发动更多的乡贤带着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并进一步深化“乡贤+产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微企业向“新”而行、向“深”拓展、向“实”发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让更多“小微引擎”成长为乡村共同富裕的“强力引擎”。(记者 林仪 通讯员 胡东尉)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