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末梢变前沿红河州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风正帆满向海天
晨光微露,一列“和谐号”高铁穿梭于美丽的红河大地。随着蒙自、开远和弥勒这三座城市的紧紧相连,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半小时经济圈”。昆明至蒙自的通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往来这条交通大动脉的旅客,无论是兴奋的越南游客,还是急于查看货物的边民,他们都见证了红河州在对外开放大潮中迈出的坚实步伐。
在如今的红河,弥蒙高铁的银龙飞驰取代了过往的百年汽笛,艰辛的边民互市也已蜕变为智慧机械的高效运作。这一切,正是红河州在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决心以“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全面激活发展的表现。
毫无疑问,交通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的建设,红河州的经济活动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条横跨中越的公路大桥,不仅将有效促进红河片区的发展,更为中越两国经济合作与双向开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红河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无疑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
2022年12月16日,弥勒至蒙自高铁的开通,真正展现了红河如何借助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实现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到2023年12月15日,弥蒙高铁开通一周年,已经累计发送旅客177.84万人次,足见强大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增长的区域影响力。随着国际铁路联运的不断推进,货物运输的安全、快捷已经为红河的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如今,河口口岸逐渐崭露头角,开始承担起连接中越两国的重要任务。河口口岸不仅是蕞大陆路口岸,更是中越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今年,河口口岸出入境人数达569.4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7.2%,跨境贸易的升温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河口口岸已经成为各国旅客的首选之地,其地位在云南的对外开放中愈发突出。
在这个百花齐放的边境线上,红河州的智慧口岸、物流、通道设施都在不断升级。推动河口口岸智慧化通关的同时,红河蒙自机场也初步具备起降条件,弥勒东风机场更是成为全省通用机场中的佼佼者。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意味着红河州在未来的对外开放中,将具备更为强大的支撑能力。
而“软联通”则为红河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新意。开远市的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如今成为跨境产业链的典范,智能化设备的高速运转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让中国的纺织品在越南的市场更加受到欢迎。借助中越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得以迅速送达越南消费者,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业链发展让红河在经济互动中实现了双方互惠共赢。
正如越南安沛省的赵文光所说,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让他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的民众感受到友谊的力量。两国人民在欢声笑语中感知彼此,心灵的契合织就了一条情感纽带,滋养着双方的命运共同体。
总而言之,红河州在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正从一个“地理末梢”向“开放枢纽”华丽转型。各方联动、政策支持、民间交流共同助力,让边境的未来充满希望。随着新一轮开放的大浪潮席卷而来,红河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