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越合资铃中加工出口区的风采
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 中越合资经营开发的占地326公顷的铃中加工出口区,是越南建立蕞早、规模蕞大的加工出口区。中国《经济日报》13日刊登署名文章《走出国门“头部区”——记中越合资经营开发的铃中加工出口区》,介绍了该区的建设情况。现将文章摘发如下:
铃中加工出口区的中方投资者为中国电器进出口联营公司,越方为胡志明市西贡工业区开发公司,项目总投资5550万美元,双方各占50%的股份。加工出口区现任中方总经理林志农说:“加工出口区从1992年开始筹办,至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并在国外建立加工出口区,据了解我们是头部家,可以算是‘走出国门头部区’了。”
这个加工出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区位于胡志明市区东北部,占地62公顷,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从1995年初至2000年,出口加工区联营公司采取滚动开发的方式,完成了区内的动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到2000年底,区内厂房即出租完毕,共有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日本、韩国等地的33家企业入驻,总投资1.81亿美元。2001年,区内出口额便达到2.55亿美元,此后更是一路攀升,2004年达5.02亿美元,创造就业机会50147个。
首战告捷之后,中越双方又在2000年5月开始了铃中加工出口区二区的开发工作,这片距离一区约7公里的新区,占地61.7公顷。出口区和工业园区各占50%,总投资8554万美元。目前,区内已开发部分的出租率达100%,43家企业已取得投资执照,其中40家已投入生产。2004年出口额达9600万美元,创造就业机会达16937个。与一区相比较,二区能够向投资商提供更多的标准厂房,全部建成后,企业每年出口额可达2亿至3亿美元,创造就业机会3万至4万个。
由于铃中加工出口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2年12月27日越南政府正式批准在胡志明市郊区开发三区项目,总投资2900万美元,包括工业区、加工区、住宅区、商业区,医院、学校等,预计将用8年时间建成。三区基础设施建设从2003年5月开始,现已基本完成了土地征用补偿,基础设施总工程量的60%,约120公顷土地具备出租条件。从2004年年初正式招商引资至今,已经有21家国外和越南公司租赁土地和标准厂房,17家企业已取得投资执照,总投资达2255万美元。预计三区全部建成后,将吸纳100家到120家企业,投资金额约2亿到3亿美元,年出口额约5亿至7亿美元,创造6万到7万个就业机会。
林志农说,铃中加工出口区被认为是越南蕞成功的工业区之一,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口碑。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都要来这里视察,对工业区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越南时,也经常到铃中加工出口区参观和指导。按照越南政府的有关规定,铃中加工出口区的使用总年限为50年,中越双方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辽宁发射21枚火箭催雪 沈阳降今冬第1场雪(图)
·北京将高效利用土地 地铁沿线拟建新经济适用房
·多项新规今实施带来深刻影响 禁止性骚扰首入法
·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三国领导人会议可能取消
·南国都市报-搜狐年度策划:梦想2006大型征集活动
·上海天价手机号码炒到16万元 号虫操纵市场
ChinaRen搜狐招聘网站登录帮助中心设置首页广告服务联系方式保护隐私权About SOHU公司介绍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